重庆理工大学VR实验室发布共身交互关键技术,多场景应用赋能产业发展
2025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(简称“智博会”)核心活动“首发100”专场发布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。重庆理工大学VR实验室团队携“数字媒体驱动下的共身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”成果精彩亮相,凭借其在VR技术落地应用中的创新性与实用性,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。
发布会上,团队现场演示的基于VR技术的两大训练系统,让观众直观感受到“沉浸式实操”的突破价值。其中,网络机房VR培训系统针对传统机房培训中设备成本高、操作风险大、场景重复难等问题,通过1:1还原真实机房环境,构建了从设备拆装、线路部署到故障排查的全流程虚拟训练场景。操作人员佩戴VR设备后,可在虚拟空间中反复练习服务器配置、网络拓扑搭建等核心技能,系统还能实时反馈操作步骤的准确性,生成个性化培训报告。“以往新员工需3个月才能熟练掌握的机房操作,通过该系统训练可缩短至1个月,且实操失误率降低60%以上。”实验室负责人李教授介绍,目前该系统已在重庆多家IT企业及职业院校试点应用,获得一致好评。
另一款战地救治VR评估系统则聚焦医疗应急领域,模拟了战场、地震等极端环境下的伤员救治场景。系统通过动态生成出血、骨折、休克等不同伤情的虚拟伤员,要求医护人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止血、包扎、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。依托高精度动作捕捉技术,系统能精准评估操作规范性与时效性,并结合虚拟环境中的“环境干扰因素”(如爆炸声、震动效果),考验医护人员的应急心理素质。该系统已与重庆某军医院校达成合作,将用于野战医疗分队的日常训练与考核,有效弥补了传统模拟训练中场景单一、风险可控性差的短板。
除训练系统外,团队研发的多模态信号集成VR头显设备成为发布会的另一大亮点。与传统VR头显相比,该设备在视觉、听觉沉浸体验的基础上,创新性集成了脑电、眼动、心率、皮肤电反应等6类生理信号采集模块,通过内置的AI算法实时分析用户的情绪状态(如紧张、专注、放松等),并将情绪数据反馈至虚拟场景控制系统,实现“场景随情绪自适应调整”。
在VR教育场景中,该头显可根据学生的情绪变化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:当检测到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(如眼动轨迹杂乱、心率平稳)时,系统会自动插入互动问答或动画演示;当学生因难题感到紧张(如皮肤电反应增强、脑电α波减弱)时,则推送分步讲解的提示内容。而在心理干预领域,该设备可配合虚拟暴露疗法,实时监测患者在面对恐惧场景(如高空、密闭空间)时的情绪反应,帮助心理医生精准控制暴露强度,提高干预效果。目前,该头显已完成原型机测试,下一步将联合教育科技企业与心理医疗机构推进产业化落地。
原文来自https://www.93913.com/114438.html